为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,提升创新创业及职业规划课程教学质量,近日,创新创业学院教研室深入课堂一线,对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》《创新思维与方法》两门课程部分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督导,夯实教学质量根基。
在本次教学督导过程中,教研室采取“不打招呼、随机听课”的方式,重点从教师教学内容设计、课堂教学方法、学生参与度、教学目标达成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观察与评估。督导过程中发现,授课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,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,通过情景模拟、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黎珂君、万彦杉等教师在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》课堂上,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、引导学生开展岗位匹配度分析,通过“理论讲解 + 案例剖析 + 测评实践”的教学模式,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自身职业兴趣与能力优势,清晰认知个人职业定位,切实提升职业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。向彦、何楠锋、岳忠兰等教师在《创新思维与方法》课堂上,聚焦创新创业全流程核心要素,通过“问题拆解—小组共创—方案展演”的教学流程,组织学生运用头脑风暴、逆向思维等方法开展创意实践,切实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解决方案的实践能力。
课后,教研室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反馈。教研室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实践,同时,针对课堂教学的优化方向,教研室提出具体建议:一是强化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,通过增加互动问答、项目式学习等环节,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;二是鼓励教师善用数字化教学工具,如在线测评系统、虚拟仿真平台等,将其与传统板书、案例教学有机融合,拓展教学资源的广度与深度,切实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。
此次教学督导活动不仅是对课程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,更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契机。教研室将持续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,定期开展教学督导与交流研讨活动,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、改进教学方法。同时,教研室也将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建设,引入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,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、多元的学习体验,切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。